-
《中国科学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中科院建制化优势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建所初衷就是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这也成为声学所立所之本。近60年来,声学所人初心不变、使命不改,始终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
-
《中国科学报》他不是个好好先生
“大道至简灼见真知老师学界巨擘,上善若水诤言良策先生当代鸿儒”。
马大猷的名字,很多人不熟悉。但他做的事,很多人都听过,有些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959年,马大猷为人民大会堂做了音质设计,让站在人民大会堂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听得清演讲者发出的每一个音。
1962年,在马大猷的质疑下,知识分子得以“脱帽加...
-
生逢其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科院职工学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组织院机关、院属各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以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报告...
-
党旗招展,深蓝辉映——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德昭”深蓝突击队
2022年8月3日上午,在试验工作有条不紊的准备中,“德昭”深蓝突击队队员们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一天。一年前的同一天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崇福楼705会议室,一场特别的授旗仪式鼓舞着在场所有人的斗志。
鲜红的旗帜上,“‘德昭’深蓝突击队”...
-
《中国科学报》浪淘尽,“声”生不息——记声学研究所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
不能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往前走。要从应用中不断发现和提炼出新的科学问题,并不断去解决和提高,这样才有意义。——张仁和
100多年前,人类发明出声纳,利用声波来探测水下冰山,以防轮船与冰山发生碰撞。时至今日,声纳不仅成为水下探测、定位、通信与导航的高技术装备,也成为水下平台获取、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纷繁嘈杂的海洋里,怎样才能让水下平台探得更远、...
-
《中国科学报》声学所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
为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好“两个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科学院近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先锋团队”评选,表彰30支在科技攻关任务中带头践行科学家精神...
-
CCTV-13 《面对面》我们的青春叫奋斗
“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自2021年3月16日正式交付之后,“奋斗者”号执行了近70次下潜任务,而前期参与研制建造的科研人员则转入幕后,负责“奋斗者”号的运行维护。
“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自2021年3月16日正式交付之后,“奋斗者”号执行了近70次下潜任务,而前期参与研制建造的科研人员则转入幕后,负责“奋斗者”号的运行维护。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
《人民日报》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纵横)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
习近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