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全国第一届水下安保技术学术交流会在京顺利召开
2011/04/26 | 作者:图像声纳技术实验室 | 【 【打印】【关闭】

 

2011年4月22日,全国第一届水下安保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主席台就座嘉宾有李启虎院士,封锡盛院士,声学所所长、声学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民,海司航保部,中船重工760研究所、710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会议由声学所党委书记张春华主持。本届水下安保会议得到相关单位及广大科研人员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响应,共收到参会论文近70篇,遴选了其中59篇辑录成集,并由美国科研出版社(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USA)出版。

王小民所长致辞

开幕式上,王小民所长首先代表声学所和声学学会发表讲话,对委员们的参会特别是李院士和封院士的参加表示欢迎和感谢。王小民所长指出,水下安保技术涉及声学、光学、无线电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综合应用,已经逐步成为非传统安全保障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的新生研究方向。对于攻击者而言,水域具有易于隐藏的优点,对于防守者来说,水域又具有难于防范的弱点,因此不断推出新的水下安保技术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重要的滨水设施、大型涉水赛会等,都对水下安保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下,水下安保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在青岛奥帆赛、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赛会的水下警戒以及重要港口安全防护等方面。相信在需求牵引,学科引领,技术推动下,必然会催生和推动水下安保技术的良好发展。王小民所长强调,对于一个新生的研究方向,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重要,既能交流经验,学术成果与新思想,又能加深友谊增进了解,让学术研究成为联系研究人员的纽带。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友谊是用数学公式和方程建立的。最后,王小民所长代表主办方祝愿与会代表,在交流学术时能找到新感觉,触发出新思想,撞击出新灵感,使我国的水下安保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随后,海司航保部及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相关单位代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春华书记主持会议

开幕式后,五位专家分别就各自领域为大会作了专题报告。首先,由李启虎院士就水下安保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做了专题报告,李院士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水下安保设备研制情况及我国浅海水声环境对水下安保技术的制约等问题。最后李院士表示我国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港口密布,水下安保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且牵涉到诸多方面的有关技术。

李启虎院士作专题报告

接下来,中船重工760研究所的张琼研究员就水下电磁特性在水下安防中的应用作了专题报告;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的王卫宁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水下安保的总体情况;中船重工710研究所的赵治平研究员介绍了亚运会与三峡大坝水下安保系统;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李一平研究员做了水下机器人与水下安保相关方向的报告。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同时与会人员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提问和探讨。

当天下午学术委员会专家分两组主持了论文作者的相关课题报告,席间气氛热烈,大家围绕水下安保系统总体技术、水下安保中的声学技术、非声学技术以及水下安保的前沿科学技术等,开展了探讨与交流。会议共评选出五名优秀论文,闭幕式上声学所党委书记张春华为五名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本次会议对推动水下安保的技术发展,搭建良好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拓宽合作交流空间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水下安全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相信此次学术交流会有助于承前启后、推陈出新,进一步促进我国水下安保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

大会现场

分组报告会现场

会议代表合影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