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跨越自我

发布时间:2008-01-30  作者:人教处
分享到: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感觉在声学所学习的四年恍如一日。我是硕博连读生,不知道哪一天,我从无知懵懂略带年少轻狂的小师弟,变成专而不博的“博士”研究生;而直到有一天,身边似乎多了许多叫我 “师兄”的人,我才如梦惊醒,原来自己都已经是老油条了。

在这四年里,声学所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老师。李晓东导师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和蔼的为人,是我心中的楷模;我很幸运遇到这样的导师,毫不夸张的说,是他一点点的教我如何做研究,教我如何一步步的跨越自己。莫福源研究员和俞铁城研究员,尽管已经退休,但依然在科研的一线上,他们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乐于助人,因此我总能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学到大量书本没有的知识。在声学所,我时刻感受到师德的馨香浓郁悠长。作为声学所四年的“老油条”,在师德熏陶之下,我在学习和科研上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偏颇之处,欢迎指正。

不论是在自己刚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还是在与师弟的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掌握的知识在科研中仍然不够用,看经典文献的时候会对不少知识感到陌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书本是别人和前人总结经验写出来的,所以研究的课题往往先于书本的内容。科研很难像诸葛亮草船借箭那样做到“万事俱备,只欠科研”(顺便插一句,易中天说不要把《三国演艺》当历史看,草船借箭不合常理,当然更不是诸葛亮的妙计,如果要一定要说有这么回事,那也是孙权是主角,详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科研看起来倒更像是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当然科研不是“摸石头”,是不断的学知识。研究生的学习和以往的学习不同,现在的学习往往更需要主动性,而且一般针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研究领域,而以往的学习往往由老师来灌输。学习当然要有资料,掌握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验室内部的资源,包括实验室以往的工作积累和资料库;图书馆资源,包括所图、院图甚至一些院外图书馆;所内购买的各种数据库,例如IEEE, CNKI数据库等等;国内国际同行的实验室开放资源等。掌握了寻找资源的方法,就为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来院里、所里的学生都是精英,自学往往不成问题,但是,碰到问题多向老师和师兄请教也许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做研究和习武练气功一样,入门之后要进一步提升自己,才发现有瓶颈,自己难以跨越。只有跨越研究瓶颈,才能给自己的研究打开一片新的广阔的天地。而要想跨越瓶颈,超越自我,就首先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知道科研的几个层次:1.开发新的研究领域;2.提示新的问题;3.提出新的概念;4.使用新的方法;5.对新方法进行改良。“知己”,就是要知道自己的研究目前处于哪一个层次。对照一下自己的研究所属的层次,定位之后才能够找准方向。我并没有跨越过这五个层次,自己审视一遍,发现自己顶多也不过处于第4层次,要想“取经”,可以经常听听院士的讲座,多看看国内外知名科研专家学者的传记。
四年一瞬间,四十年也不过是明天。如果有机会,四十年之后我来写这个经验交流更合适,或许会有更多的体会。抬高一下自己,就把今天写的当作“砖”抛出去,希望能引出来更多导师的经验,以供学生学习。

(通信声学实验室 郑成诗)



附件下载: